磁芯
1.坡莫合金坡莫合金通常被称为铁镍合金,镍含量在30%至90%的范围内。
它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软磁合金。
通过合适的工艺可以有效地控制磁性能,例如初始磁导率超过105,最大磁导率超过106,矫顽力低至2‰奥斯特,矩形系数接近1或接近0,坡莫合金以面心为中心立方晶体结构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加工成1μm的超薄条带和各种形式的用途。
常用的合金是1J50,1J79,1J85等。
1J50的饱和磁感应强度略低于硅钢,但磁导率是硅钢的几倍,铁损也是硅钢的2~3倍。
它被制成具有更高频率(400~8000Hz)的变压器,并且具有小的空载电流。
适用于制造100W以下的小型和高频变压器。
1J79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适用于高频和低压变压器,漏电保护开关铁芯,共模电感铁芯和电流互感器铁芯。
1J85的初始磁导率可以达到100,105以上。
它适用于低频或高频输入和输出变压器,共模电感器和高精度电流互感器。
2.硅钢片铁芯硅钢片是一种合金。
通过向纯铁中添加少量硅(通常低于4.5%)形成的铁 - 硅合金称为硅钢。
铁芯的饱和磁感应强度最高为20000Gs;由于其良好的磁电性能,易于批量生产,价格低廉,机械应力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行业。
如电力变压器,配电变压器,电流互感器和其他铁芯。
它是软磁材料中生产和使用量最大的材料。
它也是电力变压器用磁性材料中最常用的材料。
特别适用于低频和大功率。
常用的有冷轧硅钢片DG3,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DW,冷轧取向电工钢带DQ,适用于各种电子系统和家用电器的中小功率低频变压器和扼流圈和电抗器。
这些合金具有良好的韧性,可以通过冲压,切削等加工。
电感器芯具有层压和缠绕类型。
然而,损耗在高频时急剧增加,并且使用频率通常不超过400Hz。
从应用的角度来看,硅钢的选择应考虑两个因素:磁性和成本。
对于小型电动机,电抗器和继电器,可提供纯铁或低硅钢板;对于大型电动机,可提供高硅热轧硅钢片,单向或无取向冷轧硅钢片;用于单向冷轧硅钢片。
在工频下使用时,常用条带的厚度为0.2~0.35 mm;当在400Hz下使用时,通常选择0.1mm的厚度。
厚度越薄,价格越高。
3.非晶和纳米晶合金硅钢和坡莫合金软磁材料都是结晶材料。
原子有规律地排列成三维以形成具有晶粒的周期性晶格结构。
诸如晶界,位错,间隙原子和磁晶各向异性之类的缺陷对软磁特性是有害的。
从磁性物理学的观点来看,原子不规则排列且没有周期性和晶界的非晶结构对于获得优异的软磁特性是理想的。
非晶金属和合金是20世纪70年代引入的新材料领域。
其制备工艺与传统方法完全不同,采用超冷固化技术,冷却速度约为每秒百万度。
它由钢水一次成型为薄带钢产品,优于普通冷轧金属带材制造工艺。
许多中间过程已经减少,这种新过程被称为传统冶金过程的革命。
由于超冷凝固,合金凝固时合金无法达到有序结晶。
所获得的固态合金是长程无序结构。
结晶合金没有晶粒和晶界。
它被称为非晶合金,被称为冶金材料。
学习革命。
这种非晶态合金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如优异的磁性能,耐腐蚀性,耐磨性,高强度,硬度和韧性,高电阻率和机电耦合性能。
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和简单的工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它已成为国内外材料科学界的研究和开发重点。
目前,美国,日本和德国都有完善的生产规模,而大量的非晶合金产品已逐步取代硅钢,坡莫合金和铁氧体进入市场。
光圈越接近通过的光缆越好。
磁环越长越好。
当低频侧受到干扰时,建议将电缆缠绕在2~3匝左右。
当高频端受到干扰时,它不能被旁路(因为分布电容)。
使用更长的磁环。
软磁材料在工业中的应用始于19世纪末。
随着电力和电信技术的兴起,低碳钢已被用于制造电动机和变压器,并且细铁粉,氧化铁和细铁线已被用于电话线中的电感线圈的核心。
到20世纪初,开发了硅钢片代替低碳钢,提高了变压器的效率,减少了损耗。
到目前为止,硅钢板仍然在电力行业的软磁材料中排名第一。
在20世纪20年代,无线电技术的兴起促进了高磁导率材料的发展,以及坡莫合金和坡莫合金磁粉芯的外观。
从40年代到60年代,这是一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期。
雷达,电视广播和集成电路的发明对软磁材料有更高的要求,并且已经生产出软磁合金带和软铁氧体材料。
。
20世纪70年代,随着电信,自动控制,计算机等行业的发展,开发了磁头用软磁合金。
除了传统的结晶软磁合金外,还开发了另一种材料 - 非晶软磁合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