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信息采集器
水文信息监测主要是监测观测部门的水文信息,信息量不足。
巡检设备不合理,自动报告水平低,管理不善等问题导致巡检能力低下。
当河流发生洪水时,监测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严重影响了水文信息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制定防洪决策非常困难。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防汛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越来越高,信息传播手段不断增加,软硬件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信息获取的发展也越来越多。
具有较高智力水平的仪器。
传输系统是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开发了新一代水信息采集系统---水文信息采集系统。
水文信息采集系统由监测中心,通信网络,水文信息采集仪器和测量设备四部分组成。
1.使用GPRS无线和PSTN有线双通道传输信息。
两个传输通道可以相互备份,并可以自动转换。
2.采用自我报告,呼叫测试和兼容的工作方式,数据传输及时,准确,灵活。
3.报告的格式灵活:系统可以根据设置的站类编译不同的消息。
例如,站级仅为雨站准备雨水信息,站级为水站准备雨水综合信息;它可以根据报告规范自动生成。
报告使用材料编译的消息和消息。
4,具有大容量固态存储器,可存储4年以上的降雨量,水位数据进行验证和读取。
5.分中心可以远程设置站点集水仪器的参数,监控各站仪表的工作状态。
6,有自动定时功能,每个通讯终端校准仪自动校正到分中心系统时间。
7.对于授权的显示查询终端,可以通过专用网络和子中心用户数据库链接查询持续时间数据或实时监控显示。
8.收集仪器具有计算机读写界面,可用于从终端读取数据或写入数据。
9.多重防雷装置:电话线接口采用真空放电管,压敏电阻和TVP双向抑制二极管的多个防雷电路,电力线,雨量计和水位线上还设有防雷措施;将功耗降至最低,结构简单,易于维护。
监控中心设备主要由服务器和公网专线组成,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和水文监控系统软件安装在服务器上。
水文信息采集系统软件采用C / S结构设计。
具有操作权限的管理员可以在安装访问客户端后远程登录系统,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监控中心有宽带网络(类型:光纤,网络电缆,ADSL等),并且绑定到固定IP。
前端监控设备可以通过GPRS,短信或北斗卫星等各种通信方式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
硬件配置:6个PI,4个DI,4个AI,3个DO,2个串行。
存储容量:4M。
电源:10V~30VDC。
功耗:待机电流< 0.1mA / 12V;在线电流≤6mA/ 12V;传输电流≤60mA/ 12V;实时在线平均电流≤10mA/ 12V。
工作环境:温度:-40~ + 85°C;湿度:≤95%。
安装方式:导轨式。
尺寸:145x100x65mm。